
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一句话,最近在华盛顿引发不小的回响,他是这么说的:“美国要重新审视对华贸易关系,过去的20年,这种关系只对中国有利,美国已无法再继续忍受。”
同时他还表示,过去20年,中国享有广泛的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,而美国企业在中国却面临严重限制。
这种贸易关系已经对美国不适用,美国需要新的路径。
格里尔的这番话,既是信号,也是试探,同时也是一场有脚本的铺垫,为下一步的对华动作进行舆论准备。

信号在于美方正在酝酿一场“贸易话术重塑”,试探则是看国际社会是否还会像过去一样,被动接受美国那套“受害者叙事”。
毕竟只要了解一点国际贸易,都不会认为过去20年,中美贸易真的是“美国吃亏,中国占便宜”。
事实摆在这里,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,是经贸全球化中,最经典的互利案例。
中国打开大门,吸引外资、构建制造业体系,从“世界工厂”成长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;美国依靠中国制造的低成本商品压低通胀,稳住消费价格,不仅美国企业利润和股东回报因此暴涨,美国民众也因此生活得更好。而且,过去几十年,美企可谓是扎堆进入中国市场,因此也赚得盆满钵满。
所以这哪里是“被严重限制”?
如果真像格里尔说的那样,这20年只有中国在获利,那为什么美国资本会心甘情愿地在中国深耕20年?资本是逐利的,不是慈善家。能持续投入的关系,必定是双方都得到好处的关系。把互利共赢的现实,描绘成“美国单方面吃亏”,这不是事实分析,而是政治包装,是为下一步“重写贸易规则”铺路。

格里尔说“美国一直对中国保持开放态度”,这句话更是冠冕堂皇,荒谬至极。
近几年来,美国一边声称自由贸易,一边疯狂挥舞禁令。从芯片出口到高端设备,从技术投资到资本流向,美国几乎在所有关键领域对中国企业和资本设限。
更讽刺的是,美国把这些行为包装成“国家安全需要”,再把中国的防御性监管诬称为“不公平竞争”。这种逻辑就像拳头打人之后,还要指责别人为什么要防守。
这才是真正的倒打一耙。而格里尔口中的所谓重新审视,其实就是为这种单边封锁制裁找一个更体面的说辞。
再看格里尔这番话的时间点,也绝非巧合。眼下,美国正处在供应链重塑、产业政策转折的关键阶段。稀土、半导体、人工智能,这些领域的竞争已成白热化。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工业回流计划,需要美国选民的掌声,也需要舆论的支持。

于是,“中国太占便宜”这类口号就被重新拿出来新瓶装旧酒。
美国这不仅是情绪宣泄,更是战略铺垫,先在全球舆论领域制造“被限制”的受害者叙事,再以“纠正不公”为名,启动新一轮对华技术封锁与产业竞争。
换句话说,美国不是在追求公平,而是在重新划分蛋糕,想把属于全球多国的利益重新收回美国手中。
美国根本上要的是什么?两个字:控制。
控制产业链的上游资源,控制关键技术的标准制定权,控制全球贸易的规则解释权。
所以美国需要把安全包装成正义,再用它取代公平,这样美国就有理由干预一切。

在美国的逻辑里,只要中国在高端制造和科技领域不断崛起,就是威胁;只要中国企业竞争力强,那就是不公平。
这种逻辑的终点,是一场有预谋的经济脱钩,不是为了避免冲突,而是为了重建一个由美国主导,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小圈子经济。
美国的这套剧本,中国早已看透,也早有应对准备。
中国对美国的回击思路,既清醒又坚定。一方面,用透明的数据与合作成果,拆穿美国“受害者叙事”;另一方面,通过多边机制、区域协定团结大多数国家,把全球贸易规则牢牢锚定在公正和共赢之上,打击美国的“单赢”。
与此同时,中国也在加快产业链的韧性建设。从科技创新到供应链安全,从核心零部件到高端制造,中国正在一点一点补齐短板,争取更大的全球话语权。

另外,必须要注意到,美国政客的算盘不仅仅限于经济。格里尔的一番“受害者”言论背后,还藏着浓厚的选举考量。面对通胀、制造业空心化、民意焦虑,美国政府急需一个“共识靶子”,而中国,恰好成了最方便的替代品。
这番“再审视”论调,本质上是给国内观众看的剧本:我们受到了不公平对待,我们要出手保护自己。
是政治账单,也是选票工程。
而在国际舞台上,这种话术还能转化为谈判筹码,让盟友紧跟美国节奏,制造“中国威胁”的假象。
但这一次,中国不会被牵着鼻子走。
我们既不会陷入情绪对抗,也不会被迫解释“谁占了谁的便宜”。中国要做的,是以制度和实力赢得话语权,用开放、合作、透明的行动让世界各国看到,除美西方之外,还有另一种选择。

当美国喊出“重新审视贸易关系”,中国完全可以以行动回应,那就请你也重新认识一个更强、更稳、更开放的中国。
未来的竞争,不只是关税与关口的较量,更是理念、规则与信任的对决。美国想把全球化改造成“小圈层化”,把自由贸易改造成“选边站队”,最终为此买单的只会是全球各国,所以各国有必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美国的贸易霸凌举措。
而中国,正好可以在这场变局中,展示什么是真正的开放,在对抗保护主义的同时,建设更有韧性、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格局。
所以,与其被动接受“美国要重新审视”的剧本,不如主动把这场“审视”变成中国展示战略定力的舞台。
实盘配资平台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