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以网剧、网文、网游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出海“新三样”,在国际市场取得亮眼表现。9月12日,在《文化纵横》杂志社举办的“迈向全球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”研讨会上,来自北京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机核网等学界和业界专家深入探讨数字时代中国文化出海的特色、动能与前景展望。
数字技术和平台正成为中国文化出海助推器
今年5月,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《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在AI翻译等助力因素下,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化表达迈入“全球阅读、全球创作、全球开发”的新阶段。作为领军企业的阅文集团,2024年度签约海外出版授权数同比增长80%,授权金额同比增长超200%,创下历史新高。同样在去年,《诡秘之主》《全职高手》《庆余年》等10部中国网文被收入大英图书馆馆藏,这是继2022年大英图书馆首次收录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之后,中国网文再度入藏这一全球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。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认为,激烈竞争的世界网文格局中,中国网文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全球影响,原因在于它不是简单的“网络”+“文学”,而是将互联网的媒介基因转化为平台运行机制,原创出一套与网络媒介最匹配的生产机制。“中国对世界网络文学的反哺贡献,不仅是焕发中国魅力的中国故事,更是成熟的机制、千锤百炼的类型套路、实时更新的数据库。”在其看来,如果没有中国网络文学“独成奇观”式的发展,文学在这个时代未必会呈现出如此繁盛。
除了网络文学,中国数字企业也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和平台优势,将优质中国影视内容带到全球。作为文化载体的“中国剧集”也已逐渐成为国际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以腾讯视频国际版WeTV为例,其2024年全球下载量接近8000万,播放量近50亿。近年来,《三体》《繁花》《漫长的季节》等优质作品在海内外受到一致好评。作为知名影评人,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毛尖教授也对今年的《归队》《生万物》等历史题材作品予以肯定。
实盘配资平台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